8月21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书记、副主任,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国承彦一行赴济宁,围绕乡村文化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孔子学堂高质量发展等工作进行调研。
国承彦一行来到位于济宁太白湖新区的孙扩图乡贤文化馆,参观馆内展陈,深入了解清代乡贤孙扩图不媚权贵、清正廉洁的高尚品格,以及孙氏家族优良的家风家训。国承彦表示,孙扩图的品格和孙氏家风家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为当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滋养,要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让乡贤故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在济宁市孝和文化博物馆,一幅幅楹联书法作品巧妙地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孝”“和”元素,以独特的艺术形式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国承彦详细了解博物馆在推动孝文化融入乡村治理方面所做的探索实践,对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肯定,并赠送传统文化书籍。她表示,要持续探索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走进百姓生活,以文化向心力凝聚乡村发展合力,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
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济宁市博物馆是一座集历史、艺术、人文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现代化地方博物馆。国承彦先后参观了“济宁千秋展”“运河文化展”等展览,详细了解博物馆在公共服务、文化惠民方面的创新举措,她表示,博物馆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要深入挖掘馆藏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文化内涵,不同博物馆之间要加强交流合作,通过联合办展、文物巡展等方式扩大文化辐射力。要不断丰富文化惠民的内容与形式,让文物 “活起来”,让文化 “传下去”,切实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以文化繁荣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济宁为己塾书院是由孟子研究院原党委书记赵永和创办的公益书院。在为己塾,国承彦和赵永和亲切交谈,深入了解书院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学生培养模式,以及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国承彦对书院在传统文化教育领域开展的积极探索、取得的良好社会效应给予高度肯定。她表示,民间公益书院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要强化制度保障与资源统筹,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文化传承事业。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将持续关注民间公益书院的发展,通过资源共享、师资培训等方式,助力民间公益书院高质量发展。国承彦向为己塾捐赠公益扶持资金,并赠送传统文化书籍。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委员、副主任,孔子博物馆馆长郭思克参加活动。儒学中心(基金会秘书处)、济宁市委宣传部、太白湖新区有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