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索-副本3
热点聚焦
加快建设文化强国※习近平  今天进行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内容是建设文化强国,目的是总结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成就,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加快建设文化强国进行思考。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推动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
2025/04/16
两千多年前,中国和希腊两大文明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为人类文明演进作出了奠基性贡献。2024年11月,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北京举办。大会从古典文明的研究视域出发,旨在回溯人类思想之源、总结人类历史智慧、发掘人类文明传统,为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夯实学理根基,为解决现代世界问题提供智慧启示,为促进人类发展进步注入思想动能。大会强调了当代学人的学术使命,为学科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引。...
2025/06/29
家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支点,传统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家文化的思想意蕴,把握传统家文化在伦理道德教化、社会秩序维系、民族精神赓续、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的独特功能和时代价值,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业意义重大。   厚植伦理道德根基传...
2025/06/29
六千年来,随着人类重要文明的一一湮灭(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希腊-罗马、古印度、希伯来、亚述、克里特等),在世界现存文明中,唯一能与中华文明之厚实丰盈相媲美的文明是西方文明。从早期文明直迄地理大发现,两者采取了不同的交流范式,各自谱写了文明互鉴的宏伟画卷。中国发展为多民族融合构造,欧洲演变为列国并立格局,为什么前者实现了统一而后者始终处于分裂?了解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各自的交流互鉴范式,有助...
2025/06/27
赓续中华文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就赓续中华文明作出深刻阐述,为新时代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提供了根本遵循与科学指引。习近平关于中华文明的重要论述渊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明理论,植根于中国共产党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经验,着眼于新时代在统筹“两个大局”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要求。深入理解习近平关于中华...
2025/06/27
2025年5月29日,山东省古籍工作座谈会在聊城召开,研究部署全省古籍工作十年规划、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打造在全国有影响的古籍工作高地。会上正式发布的“山东省古籍数字资源平台”,标志着山东省古籍工作迈入了数字化新时代。回溯近些年来我所了解的有关工作情况,深感“平台”的发布,确是山东省古籍工作不断扎实推进、开拓创新的又一突破性标志成果,是一系列强力...
2025/06/25
  山东省古籍数字资源平台近日正式开通,这是古籍整理界的一件大事。目前省级的古籍数字资源平台并不多,只有江苏、云南等少数几家。山东省古籍数字资源平台的开通,算是在全国古籍数字化集成建设中走在了前列。虽然上线古籍数量还不是很多,但从其资源内容、功能配置等方面,均可以看出其具有多方面值得关注的优点。  首先,资源集成化。近年来,古籍资源在网络上大量公布,让人目不暇接。这些新公布的资源大多数是各个...
2025/06/25
在东方文明的晨曦中,曲阜的杏坛与药香,编织着华夏智慧的经纬,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也在齐鲁大地上悄然流传,仁者爱人,医者济世,儒家与中医,在曲阜交汇出璀璨的文明之光。这束光穿越了千年的风霜,至今仍在曲阜人的生活中静静流淌。儒家崇尚中庸和谐,中医追求阴阳平衡,五行学说成为中医理论的基石。而医乃仁术的训诫,正是儒家仁爱精神的延续。这些古老的智慧,并非尘封的古籍,而是代代相传的基因,儒学和中医,应该...
2025/06/24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习近平文化思想创造性提出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贡献了中国智慧。  文明交流互鉴,与人类历史发展相伴而生,与各个国家、民族的进步如影随形,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重要动力,是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必由之路。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强调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2025/06/17
6月12日,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主办的中阿古典文明对话会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此次对话会聚焦中阿古典文明的交流互鉴,宛如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连接起中阿两大古老文明,让彼此在交流中相互映照、共谱新章。聚焦古典智慧,共话文明未来此次对话会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中阿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吸引了中埃两国专家学者与文化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
2025/06/17
6月12日,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主办的中阿古典文明对话会在埃及开罗举办。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书记、副主任,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国承彦致辞并宣布开幕。埃及外交部前副部长、前驻中国大使、埃中友好协会副会长阿里·赫夫尼,埃及前驻俄罗斯大使、埃及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伊扎特·萨阿德出席并致辞。国承彦指出,中国和埃及同为文明古...
2025/06/17
➤文明交流互鉴是不同文明多元共生的客观要求,历史经验表明,各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差异自古就存在,没有多样性,就没有人类文明➤全球范围各种新的问题与复杂矛盾叠加碰撞、变化交织,人类文明陷入了经济发展乏力、政治动荡加剧、文化纷争频现的现实困境➤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对世界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  一部人类文明史,...
2025/06/16
延安时期,在毛泽东的倡导和帮助下,陈云深入探究“怎样才能少犯错误”问题,通过深学细悟毛泽东著作特别是贯穿其中的实事求是思想方法,概括和阐释了“交换、比较、反复”的避免少犯错误的方法。陈云的这一思想成长历程,体现在《陈云文选》第一卷收录的《怎样才能少犯错误》中,这篇文献是1947年2月7日陈云在中共中央辽东分局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重温这篇经典文献,对于深入了解我们党重视掌握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的传...
2025/06/14
清末四大藏书楼中,唯有“海源阁”崛起于北方,这里历史藏书曾达4300余种、28万余卷,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海源阁屡受战乱之苦,楼舍损毁,珍藏散失。如今,聊城西南隅的杨氏宅院内,古色古香的海源阁再次屹立,是藏书楼,也是图书馆、古籍展示利用中心。海源阁的新变,是山东古籍保护利用工作的一个缩影。聊城海源阁文化中心外景山东是古籍大省,收藏古籍约12...
2025/06/14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把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写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  洛阳之南,两山对望,伊水中流。龙门石窟内,文物保护工作者正埋头作业。建立监测预警系统,应用微波水分仪、超声波无损检测等技术……坚持保护第一,运用先进科技提升保护水平,让有1500多年历史的石窟风采永驻。  文化遗产见证中华文明,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洛阳龙门石窟考察...
2025/06/13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加强国际团结合作——首个联合国“文明对话国际日”全球主题活动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  当地时间6月9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文明对话国际日”主题活动,包括主题对话会、文明交流互鉴系列展览以及“跨越山海的文明对话”专场文艺演出等,各国常驻联合国高级外交官、联合国秘书处高级官员以及纽约各界人士等1000多人出席。与会人士强调文明对话的重要作用,呼吁国际社会开...
2025/06/11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主席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去年6月,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决议,把每年6月10日定为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充分体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的核心要义。加强国际人文交流,促进全球文明对话,中国同各方一道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共同建设美美与共的世界文明百花园。  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到来之际,一系列庆祝活动在世界各...
2025/06/11
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  6月10日,世界迎来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连日来,国际社会举办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以此为契机促进全球文明交流互鉴,在文明对话中携手应对时代挑战,促进世界和平、增进人类福祉、推动发展与进步。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视频致辞中说,值此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之际,国际社会应弘扬对话是通往和平的途径这一信念,以及文明的丰富多样性对于促进相互理解和全球团结的力量。在纽约联合国总部...
2025/06/11
6月10日,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之际,由国际儒学联合会、泰中文化促进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25和合文明论坛在泰国曼谷举行。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孙春兰,意大利前总理、欧盟委员会前主席罗马诺·普罗迪,泰国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普坦·威乍耶猜,泰国前副总理威萨努·科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助理总干事费闵·马多克,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王超,中国驻泰国大使韩志强出席论坛并致辞。日本前首相、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长福田康...
2025/06/11
在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即将到来之际,6月5日至7日,以“理解中国:人工智能时代的汉学研究”为主题,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世界汉学大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举行。来自50余个国家...
2025/06/09
1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