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立率队赴华中科技大学开展学术交流

2025-09-24
来源:

9月19日,孔子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孔德立率队赴华中科技大学开展学术交流,双方围绕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议题进行深入会谈,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孔子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魏衍华,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杨海斌、院长董尚文,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姜燕兰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孔德立代表孔子研究院向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捐赠《20世纪儒学研究大系》(21册)等学术成果。


捐赠仪式后,孔德立以“孔子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为题作学术讲座。他指出,理解中华文明应立足其自身特质,其中“连续性”作为五大突出特性的基础,支撑着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在包容中保持主体性。孔子在这一传统的形成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面对东周乱局,孔子通过三大路径维系文明命脉:一是革新文明观,以文化认同而非血缘界定民族归属,提出“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增强了文明的韧性与包容力;二是开创“述而不作”的传承方式,在承续周礼的基础上进行内在转化,将外在之“礼”植根于人心之“仁”,为文化延续注入内生动力;三是确立“富之”“教之”的德政思想,强调民生保障与平民教化,后发展为“仁政”“民本”理念,为文明传承奠定了社会与制度基础。孔子的思想与实践为中华文明的连续发展奠定了基石,使其得以跨越数千年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