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扬古典智慧,献礼七秩华诞——“古典学讲习系列活动”在曲阜师范大学举行

2025-10-23
来源:洙泗书院


      10月18-19日,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曲阜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孔子文化研究院、洙泗书院、曲阜市文物局、尼山世界古典文明研究院、东亚经学研究会、山东孔子学会等单位承办的“古典学讲习系列活动”在曲阜师范大学举办。本次活动以“古典精神与洙泗学脉”为主题,系庆祝曲阜师范大学建校七十周年的重点活动之一,旨在“立足古典学原乡,开展国际性对话;融通全球古文明,瞩望世界新前景”,邀请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等著名学府的18位古典学名家,在孔子故里展开高端对话,传承古典智慧,弘扬时代新声,彰显曲阜师范大学作为古典学研究重镇的地位。

图片
ScreenShot_2025-10-23_082741_066.png
图片

      山东省政府参事、山东省委外事办公室原主任蔡先金,曲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邢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邢光在致辞中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最诚挚的感谢。他指出,建校七十年来,曲阜师范大学扎根孔子故里,肩负着传承中华文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荣使命,将“为国弘文”视为治学育人的重要理念,力图在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新征程中,展现曲师新作为。我校致力于搭建古典学交流平台,推动古典学研究繁荣进步,孔子文化研究院、洙泗书院在古典学研究领域深耕不辍,形成了蜚声中外的儒学研究“洙泗学派”。今年9月,我校与山东省文化与旅游厅联合主办了首届“古典学讲习营”,在学术界和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次活动既是对首届“古典学讲习营”的深化,更是为我校七十周年校庆献上的一份厚礼。

图片

       蔡先金在致辞中向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曲阜师范大学的无私支持表示由衷的谢意。他指出,“国际古典学讲习会”为古典学界搭起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古典学领域又涌现出了一个“讲习会”这种新的组织形式。古典学在此时复兴是由这个时代决定的。这次古典学复兴具有东方属性、大陆属性、人格属性、大同属性,是东方古典学的复兴,而不是西方古典学的复兴;是大陆型古典学的复兴,而不是海洋型古典学的复兴;是人格型古典学复兴,而不是神格型古典学复兴,也不是物格型古典学复兴;是大同型古典学复兴,而不是个体型古典学复兴。古典学复兴是时代大业,服务的不仅仅是东方,而是整个世界。古典学界识大势,守初心,担使命;文明互鉴,守正立新,勇担使命。

图片

      邢光与蔡先金共同为“国际古典学讲习会”揭牌。蔡先金为“古典学讲习会”导师颁发会士证书。

图片
图片

      随后,曲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兆祥与省文旅厅公共服务处处长冯庆东为《问道尼山:世界古典文明比较研究》首发式揭幕。

图片

       曲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朱莉雅主持开幕式。

图片



在“古典今说”“洙泗论学”“尼山阐道”“阙里谈经”四场古典学讲习活动中,专家学者聚焦古典学研究前沿话题,就中西古典文明互鉴、中华文明路径形成、中国古典学普典性等重大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新见迭出,异彩纷呈。在各场次的学术沙龙阶段,嘉宾阐发了对古典学、中国古典学的认识,为曲阜师范大学古典学发展提升提供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ScreenShot_2025-10-23_082955_614.png

在“古典今说”会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傅刚先生主讲《从<春秋>到<春秋经>》,追溯了《春秋》如何由鲁国史书升格为六经的过程。

图片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上海科技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创院院长张汝伦先生主讲《怎样读<论语>》,揭示了如何深入《论语》内在义理的门径。

图片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白奚先生主讲《战国百家争鸣时期的儒家》,他认为,儒家在战国百家争鸣中丰富和提升了自己的学术思想,站上了战国学术理论的最高峰。

图片

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校长莫顺宗先生主讲《半个世纪以来的点点滴滴:张君劢在东南亚》,评价了张君劢为现代新儒学格局的建立与开拓所做的贡献,进而肯定了张君劢思想在新儒学中的地位与价值。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古典今说”由中希文明互鉴中心主任、首席专家,西南大学教授崔延强先生主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欣赏更多现场图片

ScreenShot_2025-10-23_083045_783.png

在“洙泗论学”的现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副会长黄朴民先生主讲《从四个回归看孙子研究的深化》,认为要突破孙子以及整个中国古代兵学研究中的“瓶颈”,要有四个“回归”,即回归对传世文本的正确释读,回归对新出土文献的充分利用,回归在历史文化的语境中考镜源流,回归从“文明互鉴”的视野认知孙子的价值。

图片

崔延强教授主讲《文明互鉴视域下的当代古典学重建问题》,呼吁树立多样、平等、开放、包容、互鉴的古典文明观,构建多元文明视域下的现代古典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

图片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教授杨庆中先生主讲《<周易>古经对老子思想的影响》,认为老子其思想与《周易》爻象象征、卦爻整体结构、宇宙论思想、《易》类筮法体系的哲理化有关。

图片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副院长陈赟先生主讲《“轴心突破”语境中早期儒家“自我”的构型》,指出“精神突破”本质上是对上古文明的原初宇宙论秩序的突破,使得天人之际的张力构成儒家自我的内在结构,由此而带来了自我的超越性维度。

图片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宫志翀先生主讲《天命与父子:<周书·大诰>解义》,他认为《大诰》回应了周家如何保有天命的问题,反映周公创立周家制度、奠定父子之道以定危拨乱的过程。

图片
图片

“洙泗论学”由孔子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洙泗经学院院长宋立林先生主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欣赏更多现场图片

ScreenShot_2025-10-23_083133_591.png

在“尼山阐道”环节,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方朝晖先生主讲《天的兴起与中华文明路径的形成》,指出殷周之变在信仰世界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天的信仰正式确立,决定了后世几千年中国文化此世取向的基本特点。

图片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欧阳祯人先生主讲《<中庸>与阳明心学隐然而通》,他认为《中庸》“天命之谓性”的命题,最后推向了天人理想、社会理想和政治理想,其提出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理论框架和社会政治理想、信仰与阳明心学无不隐然而通。

图片

山东省政府参事、山东省委外事办公室原主任蔡先金先生主讲《中国古典期及其普典性揭明》,指出中国古典学是古典期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世界精神的普遍性,又可称之为普典性,影响深远。

图片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何益鑫先生主讲《从性情论到心性论——论早期儒家人性论思想范式转变》,认为性情论是七十子后学时期儒家人性论思想的基本范式,从七十子后学时期的性情论到孟子的心性论,意味着早期儒家人性论思想范式的深刻转变。

图片
图片

“尼山阐道”由孔子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儒家文学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孙宝先生主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欣赏更多现场图片

ScreenShot_2025-10-23_083213_878.png

在“阙里谈经”会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李若晖先生主讲《精诚之至——孔颖达<毛大序正义>以庄释诗发微》,他认为,《毛大序正义》孔疏以庄释诗,诗教对人君、万民均具备正得失的直接效用,而政教则以诗教为基,以去欲立情为目的,使君主以情重构人伦。

图片

山东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历史文献学会名誉会长赵生群先生主讲《文王受命称王事徵》,认为文王称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继承父位为君,二是受命于天称王。标志性行动,主要有二次改元,定国号,改正朔,制礼乐,祭天地,作灵台、辟雍,筑丰都,专主征伐,分封诸侯等。

图片

同济大学经学研究院院长、教授曾亦先生主讲《<公羊>学与中国传统政治的重新反思:以<春秋>中“微言大义”的讨论为中心》,指出历代公羊家关于微言大义的不同说法,提供了今人理解儒家政治思想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

图片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孟琢先生主讲《先秦经学视域中的“以意逆志”新探》,认为孟子提出“以意逆志”的阐释思想,以阐明经义为核心旨趣,建立起“明义”与“征实”相会通的阐释模式,奠定了经学阐释的整体格局。

图片

孔子文化研究院、洙泗书院院长王钧林先生主讲《“作”与“述”:经典生成的两种法式》,指出孔子是中华文明古典时代最重要的“作者”,孔子之“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创立以仁为核心、以修己安人为目标追求的思想学说;二是创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成规模的、以修道讲学为宗旨的儒家学派;三是整理编纂六经,成为诸子百家、历朝历代共同遵奉的中华元典。

图片
图片

“阙里谈经”由王钧林教授主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欣赏更多现场图片



ScreenShot_2025-10-23_083258_373.png
图片

在闭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杨庆中教授做学术总结,他表示,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古典学蓬勃发展的树立了一个全新的标杆,充分展示了曲阜师范大学在地缘与学术上的双重优势,“古典今说”立足儒家原典,探究“轴心时代”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当代海外传播;“洙泗论学”展示了“轴心突破”与文明互鉴等多元视域下的古典学探析;“尼山阐道”关注中国古典学的独特性与中华文明路径的形成;“阙里谈经”呈现了经典生成与阐释路径的多样化。

图片

闭幕式由王钧林院长主持。

图片



      本次“古典学讲习系列活动”与此前举办的“古典学讲习营”前后呼应。据悉,未来主办方将继续推出此类高质量的文化活动,切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